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關于解決美國對受關注國家的特定國家安全技術和產品投資的行政令》重點關注美國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公司向特定國家的軍事和軍民兩用部門的技術投資能力,并授權美國財政部審查美國投資者的特定對外投資活動。該命令所謂的特定國家主要是針對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在現階段擬針對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特定領域加強審查,并在與美企協調后于明年付諸實施。
美方此舉意在發出明確政治信號,引導投資遠離中國,加劇對華“脫鉤斷鏈”。綜合多家市場機構分析報告,美對華關鍵技術投資限制行政令的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影響加劇。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美對華多項制裁壓制舉措已經影響到貿易和投資領域。據中信建投援引商務部數據,2023年上半年美國對華實際投資25.9億美元,同比下降31.1%;此外,其援引的瑞信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美國對華投資中有近60%集中在消費品、金融服務、房地產等行業,高科技行業占比不足10%,對美政策預期早已引導資本遠離高科技領域。
美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再次以國家安全為名,行去中國化、逆全球化之實。美方將經濟貿易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不僅背離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而且擾亂了國際經濟秩序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損害中美兩國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今年7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期間,盡管中方多次重申對相關問題的關切,拜登政府依舊出臺了該項行政令,并以此為其2024年大選鋪路。拜登政府刻意在國會與商界之間協調,盡管沒有涉及相關二級市場、生物技術與新能源等領域,但長期看這不過是為了平衡短期利益的“緩兵之計”。
針對拜登政府的投資限制令,中國政府或將有一系列應對措施。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24條措施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中國政府堅定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歡迎國際投資者開拓中國市場。
中美博弈具有結構性和長期性特征,對此,中方戰略高層抱有高度清醒之態度。目前,如何贏得戰略主動并保持長期戰略優勢乃是中美博弈關鍵中的關鍵,其中高科技競爭又是最重要之制高點。這主要因為在美國主導的全球政治經濟體系的諸多支柱之中,無論是軍事、工業、金融,還是文化軟實力,其最強項還是在于科技創新的全球領先優勢。美國科技領先優勢既是自1930年代以來歐洲學術與科技中心向美國轉移的結果,又是美國經濟乃至綜合國力能夠在世界經濟長周期波動中保持韌性的根本所在。
中美高科技競爭的關鍵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制度較量:科技研發體制、高等教育體制以及資本市場體制。在美國國內一些反對全球化、主張對華強硬的保守主義勢力看來,中國工業與科技實力的大規模崛起乃是受惠于中國主動擁抱全球化和市場化,并在數十年中向西方發達經濟體全面學習的結果,中國因而建立起了最為接近西方的科技研發體制、高等教育體制和資本市場體制。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一份關于中美科技競爭戰略的智庫報告指出,美國要在高科技領域戰勝中國就必須如同此前戰勝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讓中國遠離西方,即所謂在戰略上讓蘇聯變回“蘇聯”、讓德國變回“德國”、讓中國變回“中國”。這份報告提醒包括中國在內的支持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國家,要對美國國內保守主義勢力及其所渲染的長期戰略遏制保持高度清醒的理性態度,必須極力避免中美走向“新冷戰”。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言,那樣對誰都沒有好處!
|